您好,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!老站,搜索引擎当天收录,欢迎发信息
免费发信息
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> 九江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从想吃饱饭到办农家乐,汨罗天井村几代人再造一个新农村

2019/10/1 19:36:02发布215次查看

天井村,位于汨罗市罗江镇,新中国成立以来,该村在岳阳市、汨罗市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,奋勇向前,努力拼搏,从几近赤贫的落后村庄,发展到如今人均年收入约20000元,村民的幸福感日益增强。村庄美了,收入高了,各项发展也在良性循环中不断向前迈进。
□岳阳晚报记者 冯刚
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
村民们只求能吃顿饱饭
“1949年,村里还很穷,不少人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。”年过8旬的老村支书王仲根低下头若有所思。王仲根在村支书岗位上工作近30年,见证了村里从贫穷到富裕,一步一步发展至今的点点历程。
新中国成立初期,百业待兴,天井村与大多数农村一样,泥土小路崎岖不平,“天晴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”是当时村民的生活常态,土砖房和草绳腰带是不少村民的“标配”,出行靠脚力,任凭如何努力,他们也难以走出一片新天地。
屋漏偏逢连夜雨。汨罗江岸有4个队,年年遭受洪灾,让困难重重的小村更是备受煎熬。面对重重现实问题,无人关注村里的抗日战壕和白雀寺,大家思考更多的是,如何让自己和家人吃上一顿饱饭,用当时村民的话来说:“衣食不得周全,哪还有心思管更多事。”
村民们在如此困境中顽强拼搏,坚守世代生活的小村,不言弃,不服输。
背扛肩挑筑堤除水患
道路越修越好奔小康
为尽快脱离困难局面,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,村民们开始效仿“大禹治水”,无重型机械,那便用人力。大集体摊工计分,年终分红。一个肩膀,一根挑担,生生在汨罗江边筑起一座防洪堤。遭受洪灾的4个队搬迁至高地,集体为他们搬家建房。
1973年,天井村乘势而上,汨罗江边建立起80匹大机埠,通过完善水渠,让全村水田种植有了保障,粮食喜获丰收,村民日盼夜想的“大白米饭”端上了饭桌。
七十年代,为解决“只能靠双脚外出”的窘境,村里拉直毛路,一辆辆自行车蹬上新路,亲友距离空前拉近;八十年代,土路进一步完善;九十年代,摩托车引领风潮,村民出行得到质的提升;2008年,水泥路得以基本完善,
一台台小轿车拉通了村民与外界的联络,新农村、新面貌初具规模。与此同时,重型机械、农耕设备悄悄开始普及;2018年后,道路加宽,小轿车进一步普及,大型车辆开始增多……
物质需求提升精神需求
遗址景点相继开发起来
几代人的辛勤付出,筑就天井村今日的交通便利,与此同时,村里还增加3个水库和60多口水塘,平汨大桥横跨两岸,杉树遍布村上山头。
2015年,“汨罗抗日事记碑和战壕遗址”随着小村的富裕,再次受到大家关注,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,石碑及数十公里抗日战壕再现世人眼前,英雄事迹不断得到挖掘。
王什庆,1927年参加中国人民共产党,叶挺将军部下,参与了秋收起义,1931年光荣牺牲后,墓地便安置在天井村。如今,时常有村民和学生去扫墓,弘扬其英勇无畏的革命情怀。
曾经众多在西北沙漠造林的英雄回村后,开始植树造林,村内3000余亩生态林。正是当年英雄们长远目光之所得,艰难岁月里,树苗被一棵棵栽下,再一棵棵精心培育。如今,登临天井山白雀寺,极目远眺,青山延绵,绿树满布,美不胜收。
利好政策推开幸福门
新农村建设前景广阔
时至今日,天井村拥有畅通的大路,优良的生态环境与独特的地理位置,不少投资商纷纷前来考察洽谈,期望为小村发展出一份力。建设飞行营地、大型养殖场、大型农家乐等接踵而至。投资商开阔的思维,为这个小小村落,打开了另一扇通向更为幸福的大门,在岳阳市、汨罗市各级领导的支持下,相关开发项目正在不断有序推进。
“目前,我们村的发展项目正朝着新农村发展方向前进。”天井村村长丁辉雄说。
丁辉雄介绍,天井山及白雀寺周边,正大力打造观光旅游项目;已引进1000多万元资产的湖南省汨江源葛茶有限公司,种植茶园达200余亩,并准备联合该公司购买设备,成立茶油加工公司;正在引进15亿的50mw垂直轴风力发电;通过生态环保公司,再结合天井山的自然环境,打造长沙、岳阳观光旅游路线;预留汨罗江岸土地,打造高档楼盘。
小村70年,一段奋斗史。对于该村的发展情况,丁辉雄表示,一定肩负使命,不忘初心,为天井村的发展竭尽所能,全力拼搏。“相信在党和国家越来越多的利好政策下,天井村一定会在新农村建设的光明大道上越走越远,越走越好!”
“有生之年能看到村里如此发达,真的没有遗憾了。”王仲根的笑声低沉而坚定。

九江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VIP推荐

免费发布信息,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-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-2
企业名录